奶粉的‌流动性

作者:本站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11-15      浏览:482

在选择一款奶粉时,我们通常会从多方面去对比。奶粉的颗粒大小、流动性、气味、色泽、溶解性以及口感等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评判标准。


奶粉的‌流动性定义和重要性‌
奶粉的流动性是指粉末颗粒之间相互发生移动的容易程度,即流动阻力‌。奶粉的流动性对其冲泡性和贮藏稳定性有重要影响。流动性好的奶粉在冲泡时能够更快地溶解,而流动性差的奶粉则可能导致冲泡不均匀或结块。‌ 奶粉的流动性好坏直接影响其使用方便性和混合均匀性。

影响奶粉流动性的因素‌
粒度分布‌:细粉颗粒和中等大小颗粒的体积占比与压缩度呈正相关,而粗粉颗粒的体积占比与压缩度呈负相关。‌

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‌: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会影响奶粉颗粒之间的粘连程度,从而影响流动性。

‌ 运输和保存‌:运输中的摩擦和保存不当会导致奶粉受潮,影响流动性。

蛋白质含量‌:在奶粉颗粒中,玻璃态乳糖形成连续相,分散在其中的乳蛋白含量与奶粉颗粒的形状有关,较高会使得奶粉颗粒形状不规则,影响流动性。

脂肪含量‌:奶粉脂肪呈微细的脂肪球状态,被蛋白膜包裹,存在于奶粉颗粒内部。奶粉中游离脂肪含量与奶粉的流动性成反比:游离的脂肪在颗粒内的空气孔周围形成薄层,或在颗粒表面以斑点或滴状存在, 会促进颗粒间的粘连,从而形成不规则的颗粒团,对流动性造成不利的影响。奶粉出粉、运输、包装时的摩擦,以及被暴露于高温的过程,都会导致其游离脂肪的含量增加。

‌ 乳糖含量‌:乳糖是奶粉中的重要成分,当乳糖含量高时,奶粉颗粒呈球形少孔结构;密度较高,平均直径、空泡体积和表面积较小,游离脂肪含量较低。因此,乳糖含量较高,奶粉的流动性也较好。

颗粒间的粘连聚集与乳糖结晶有关。奶粉生产过程中,乳糖会随水分的迅速蒸发而产生亚稳的玻璃态非结晶乳糖,从而具极强的吸湿性。当奶粉暴露于高湿或高温中时,玻璃态非结晶乳糖会发生不可逆转化,变为结晶状态,使奶粉颗粒表面产生很多裂纹,脂肪逐渐渗出,从而造成颗粒粘连。


改善奶粉流动性的措施

为了改善奶粉的流动性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
优化粒度分布‌:通过调整粒度分布,使细粉颗粒和中等大小颗粒的体积占比适当,避免粗粉颗粒过多。

‌ 控制水分含量‌: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严格控制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,避免奶粉过于潮湿。

‌ 调整脂肪和乳糖含量‌:适当降低游离脂肪含量,增加乳糖含量,以提高奶粉的流动性。

改进包装和储存条件‌:使用防潮包装材料,避免奶粉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