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粉的吸湿性 |
作者:本站 发布时间:2025-04-15 浏览:32次 |
奶粉的原料本身就是液态加工或者是脱脂/全脂奶粉,一般情况下,奶粉的感官性状会随当时生产的空气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而变化。 奶粉的吸湿性
![]()
表面吸附:奶粉颗粒表面的极性基团(如乳糖-OH、蛋白质-NH₂)通过氢键捕获环境水分子。 毛细管作用:多孔结构奶粉内部微孔道(直径<10μm)吸附并锁住水分。 晶体转化:无定形乳糖吸湿后逐渐转化为结晶态,释放热量并加速吸湿。 吸湿性带来的问题: 品质劣化:水分>5%时易滋生微生物。 营养损失:维生素C、B1遇水分解速率加快。结块现象:水分>7%形成不可逆硬块(影响冲调分散性)。
影响奶粉吸湿性的因素有哪些?
奶粉成分:奶粉富含乳糖、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,常温下暴露空气中30分钟即可吸收5%-10%水分。奶粉中的乳糖在加工过程中会形成亚稳的玻璃态非结晶乳糖,这种物质具有极强的吸湿性。当奶粉暴露在较高的相对湿度或温度中时,非结晶乳糖会逐渐转化为结晶状态,导致奶粉颗粒表面出现裂纹,进而使脂肪渗出,造成颗粒间的粘连,增加其吸湿性。生产工艺:奶粉在喷雾干燥过程中,水分迅速蒸发,形成具有特定结构的颗粒。这些颗粒的表面特性(如粗糙度、孔隙度等)会影响其吸湿性。不同生产设备中的喷雾干燥塔会产出颗粒大小略有差异的奶粉。颗粒较大的奶粉在感官上会显得稍潮,因为其表面积较大,更容易吸收水分。 储存条件:空气中的水分是奶粉吸湿的主要来源。当空气湿度较高时,奶粉更容易吸收水分而受潮。温度对奶粉的吸湿性也有显著影响。高温会使奶粉中的乳糖结晶化,降低其吸湿性;而低温则会使奶粉中的水分活度升高,增加其吸湿性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过高的温度也可能导致奶粉中的营养物质损失。 包装:密封性好的包装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湿气,但并非绝对。如果包装密封性不佳或存在微小的透气孔,湿气仍可能渗透进入,导致奶粉受潮。 储存时间:即使环境条件较好,长时间存放也可能导致奶粉受潮。因此,建议尽快用完开封后的奶粉,避免长时间储存。取用方式:取用奶粉时不注意卫生,带入水分,会加速奶粉受潮。因此,取用奶粉时应保持卫生,避免水分进入包装。
|